鼻炎手术后悔了?耳鼻喉科医生哪些情况必须做手术
近在门诊遇到不少患者:"做完鼻炎手术鼻子更堵了""过敏性鼻炎切了鼻甲反而更难受",甚有人直言"后悔做手术"。今天我们就来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选择问题,帮你避开那些不必要的治疗。
这些耳鼻喉问题其实不用着急开刀
先说说常见的鼻炎治疗误区。不是所有鼻塞都需要手术,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、轻度慢性鼻炎完全可以通过药物控制。特别是未成年人的鼻甲肥大,随着生长发育往往能自行改善。
扁桃体问题也要分情况:单纯肥大但没有反复发炎、不影响呼吸的,通常建议观察。门诊经常遇到家长带着体检报告来问:"孩子扁桃体II度肥大要切吗?"其实没有感染史的肥大扁桃体就像站岗的卫兵,盲目切除反而可能降低局部免疫力。
真正需要手术的5种耳鼻喉情况
1.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:当腺样体肥大导致睡觉时血氧低于90%,或者出现心脏负担加重时,医生会建议手术干预。
2. 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窦炎:如果规范用药3个月仍无改善,CT显示鼻窦口完全堵塞,这时候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就是更好的选择。
3. 中耳胆脂瘤:这种会"啃"骨头的病变必须手术清除,拖延可能导致面瘫或脑膜炎。
4. 喉癌前病变:声带白斑、重度不典型增生等,微创手术能有效阻止癌变。
5. 异物长期滞留:比如卡在气管的瓜子、进入鼻窦的牙齿,这类情况千万别自己硬掏。
为什么有人做完手术更难受?
主要存在三大原因:一是适应症没把握好,比如给单纯鼻甲肥大的患者做了过度切除;二是术后护理不到位,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没及时处理;关键的是第三点——患者期待值过高,把手术当成""手段。其实像过敏性鼻炎手术只是改善通气,过敏体质依然存在。
手术前一定要问医生的5个问题
1. 这个手术能解决我的具体哪个症状?
2. 如果暂时不做会有什么风险?
3. 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?
4. 期需要配合哪些药物治疗?
5. 术后多久需要复查?复查哪些项目?
耳鼻喉科微创手术有哪些新选择
现在技术确实进步很多:低温等刀做儿童扁桃体手术出血量能控制在5ml以内;鼻窦球囊扩张术对早期鼻窦炎可以保留更多正常结构;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几乎不留疤痕。但要注意,微创不等于,该做的术后护理一步都不能少。
后给个实用建议:当医生建议手术时,不妨带着检查报告到医院耳鼻喉科做个二次评估。真正需要手术的情况,不同医院的结论通常是一致的;而那些可做可不做的手术,往往更保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