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于高血压 这些事你得知道
近总感觉头晕眼花?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?可能是血压在提醒你该做检查了。作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慢性病,高血压正悄悄侵袭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。
什么是高血压
简单来说,血压就是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。当这个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,就成了我们常说的高血压。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值应该控制在收缩压<120mmHg和舒张压<80mmHg。如果多次测量都超过140/90mmHg,就要引起重视了。
高血压的主要表现
早期高血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,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。但随着病情发展,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、胸闷心悸、失眠健忘、手脚发麻等情况。有些人后颈部位会感觉僵硬,就像背着沉甸甸的包袱。

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
经常应酬饮酒的商务人士、长期熬夜的上班族、口味偏重的老年人,都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。另外,有家族病史、体型偏胖、长期精神紧张的人也需要格外注意。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少测量一次血压。
日常防治有妙招
控制食盐摄入是首要任务,每天食盐量好不超过5克。多吃新鲜蔬果,适当补充钾含量丰富的香蕉、土豆等食物。保持规律运动很重要,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记得要戒烟限酒,充足睡眠。
科学用药很重要
如果确诊高血压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。千万不要自行增减药量,更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。现在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、钙通道阻滞剂等多种类型,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监测血压要规范
建议在家中备一个电子血压计,每天固定时间测量。测量前要休息5-10分钟,避免饮用咖啡、浓茶。通常早上起床后、晚上睡觉前是较好的测量时段,记得做好记录,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觉得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。还有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,与自己无关。实际上,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年龄正在不断提前。
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监测血压变化,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,这三个步骤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压。记住,控制高血压是个长期过程,坚持就是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