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疾病千万别忽视,这些早期症状可能救你一命
近在门诊遇到一位45岁的患者,张先生,因为经常头晕、胸闷来就诊。检查后发现他的颈动脉已经有了明显狭窄,如果再晚些发现,很可能导致中风。这让我想起很多患者常问的问题:"血管疾病到底有多危险?"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话题。
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
很多人以为血管问题只会发生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,其实不然。现代人工作压力大、饮食不规律、缺乏运动,很多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已经出现血管早期病变。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,常年累月不保养,迟早会出问题。
根据临床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每5个人就有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。尤其是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的人群,更要特别注意血管健康。
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血管出问题了
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但以下几个信号值得警惕:
1. 经常头晕、头痛,特别是起床或突然站起时明显
2. 四肢容易发麻、发冷,走一段路就腿酸腿痛
3. 记忆力明显下降,注意力不集中
4. 胸口闷痛,后加重
5. 视力突然模糊,或眼前出现黑点
如果出现以上症状,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个血管检查。早期发现的血管问题,治疗会好很多。
血管检查该怎么做?
很多患者问我:"检查血管是不是很复杂?"其实现在的血管检查已经很方便了。常见的检查包括:
- 颈动脉超声:看看颈部血管有没有斑块
- 下肢动脉超声:检查腿部血管情况
- 心脏血管CT:了解心脏血管状况
- 检查:看看血脂、血糖等指标
这些检查都是的,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完成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基础血管检查,有高危因素的更要重视。
保护血管,从日常生活做起
想要血管健康,光靠吃药是不够的,生活习惯更重要:
1. 饮食要清淡:少油少盐,多吃蔬菜水果
2. 坚持运动:每周少3次,每次30分钟
3. 控制体重:BMI好保持在18.5-23.9
4. 戒烟限酒:吸烟对血管伤害
5. 睡眠:每天7-8小时高质量睡眠
特别提醒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们,长期紧张、焦虑也会伤害血管健康。要学会适当减压,保持良好心态。
发现血管问题该怎么办?
如果检查发现血管有问题,先不要慌。现在的医疗技术对血管疾病的治疗已经很成熟了。根据病情程度,医生会给出不同建议:
- 轻度狭窄: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控制
- 中度狭窄:可能需要支架等介入治疗
- 狭窄:可能需要外科手术
关键是要找的血管外科医生评估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不要听信偏方或自己乱吃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
血管健康关系着全身器官的供血供氧,真的不能大意。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重视血管健康,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


